老木匠的最后一课:善良比手艺更珍贵
在江南水乡的青石镇上,住着一位七十岁的陈老木匠。他的榫卯手艺堪称一绝,连省城的博物馆都请他修复过明代家具。但真正让镇上人津津乐道的,却是三年前那个梅雨季节的故事。
那年端午刚过,连绵的阴雨让木匠铺的房梁长了白蚁。正当陈老木匠发愁时,有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躲进了他的屋檐。年轻人叫阿勇,是从山区来找工作的,钱包被偷后已经露宿街头三天。
'您这房梁再不修就要塌了。'阿勇突然指着蛀空的横梁说,'我在老家跟爷爷学过点木工。'陈老木匠将信将疑地递过工具,却见年轻人手法生涩但极为专注,修到日落时分竟真稳住了房梁。
此后半月,阿勇白天在码头搬货,晚上就来铺子帮忙。有次他熬夜修复了客人急要的黄花梨妆匣,却坚决不肯收工钱。'您教我手艺,该我付学费才是。'这话让老木匠想起自己早逝的儿子。
变故发生在七月末。雷雨交加的夜里,阿勇背着发烧的邻居小孩冲进诊所,自己却因肺炎倒下了。陈老木匠当掉珍藏的鲁班尺付了医药费,在病床前说了真心话:'孩子,你早够格当徒弟了。'
如今镇上有了两家木匠铺。新开的那家总在雨天免费帮人修漏屋,老师傅的铺子却多了块'传习所'的匾额。去年发大水时,两师徒连夜做了三十条木船转移乡亲,那榫卯接的船板,在激流中半点没松动。
青石板街的老人们常说:陈师傅的手艺传下来了,但更难得的是,他把那颗木匠的心也传下去了。就像榫头遇见卯眼,善良遇见感恩,终究会严丝合缝地成为岁月里最牢固的构造。
(故事原型参考:浙江衢州已故木匠徐德朝收留流浪青年的真实事件,其徒弟现为当地非遗传承人)